DX-9作用
近年来,由于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和高强度种植,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发生变化,根际土壤微生态严重失衡,益生菌、拮数量下降,病原菌数量上升成为土壤优势菌,致使农作物土传病害在全国普遍发生,危害程度逐年加剧,且防控措施较为匮乏,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。其中,马铃薯疮痂病是生产中较常见的土传病害之一。
研究表明,疮痂链霉菌是马铃薯的主要致病菌,病原菌可侵入马铃薯表皮,在块茎表面产生褐色斑点,随后逐渐扩大成褐色圆形或不规则斑块。病斑多分散,呈网纹状和裂口状,表皮粗糙木质化,病斑开裂后边缘隆起,*凹陷,病斑呈锈色、暗褐色或黑色疮痂状硬斑块,侵染点周围的组织坏死,产生大量木栓化细胞,致表面粗糙。形成凸起或凹陷疮痂,严重时病斑成片。
疮痂病严重影响薯块外观,影响其商品价值和耐贮性,售价减少20%-95%,,由此给薯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,直接影响导致种薯生产者的效益。尤其在西北、华北的马铃薯制种区,疮痂危害尤严重,部分传统种薯产地的发病率高达90%,导致种薯繁育无法正常进行。
2017年以来,疮痂病在我国广东、福建、云南等附加值较高的马铃薯冬作区也大面积发生,发生率高达100%,病情指数普遍在20以上,经济损失40%-90%。据统计,我国每年仅因疮痂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10亿元。从土壤中分离和筛选适应性广、定殖力强、具有广谱抗病性的益生菌,是目前有效防控马铃薯疮痂病等土传病害的理想途径。